[例4]阅读下面材料,试回答问题。
我国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是个海陆大国,试说说其位置的优越性。
[解析]这段简短材料所给的信息对答好本题来说是极其有限的,没有任何可以直接拿来用的部分,看上去似乎无从下手。但不难找出一些相关的关键信息,如我们知道是介绍我国海陆位置的,问题的要求也是说到海陆位置的优越性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参考点让学生充分进行发散式思维,当然基点是围着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去想。也可以让学生收集联想到一些具体而实在的、平常积累的相关的典型案例,如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事例,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事例,“丝绸之路”的开辟等历史事件,也可以从今天的亚欧大陆桥的建设等等事例出发,思考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表现,从而,让学生更具体丰富的感受到中国海陆位置的特点给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学生会渐渐体会到我们要做的是中国的这种天然的优越条件对人们的影响(即人文影响),马上会打开思路,意识到所关涉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的、经济的、贸易的、交通的、外交的等等方面。通过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大为活跃,问题的答案也基本成型。
[参考答案提示]从宏观角度:可以从对外交通运输、对外经济往来、对外贸易、对外政治外交等方面思考;从微观角度(本国内),可以从农、工、商、旅游等发展去思考。
实际上,学生经常遇到的阅读材料题是需要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才能顺利完美解答的。
总之,让学生学会解答这类阅读材料题目,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掌握技能技巧,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