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古文经典什么时候背诵更有效

阅读:41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9/28 15:22:31
分享到:
有些东西,比如古代经典,我是很支持在适当时候加以背诵的,甚至我也在想办法,让这个背诵过程更加高效。除了经典之外还有英语的学习,背诵也是一种被证明相对高效的办法,我同样也在想办法找到更加适合背诵的材料,以及更加高效的方法。
  但是,请注意。就像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道理一样,如果在错误的时间从事这种背诵活动,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是有害的。
  我看到一些朋友甚至在孩子两岁时就让他背诵三字经,这种做法,显然值得商榷。
  一些支持幼儿大量背诵的观点认为,这种背诵会提升孩子的记忆力。这个观点我已经在前面的一篇文章里进行了阐明。下面我谈另一个常见的说法,就是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背下来之后,会潜移默化影响行为,而且以后会有一生的机会慢慢理解诸如此类。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一般从现代找不出例子,只能从古人说起。说古人都是这么启蒙的,这么学习的。这个说法,显然是想利用我们的认识盲区蒙混过关,是想当然的说法。想当然,是非常恶劣的思维习惯,百多年来,我们吃这种亏还少吗?
  我们用简单的批判性思考的模型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第一个问题。从时间的角度,我们要思考,古代的孩子们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读经典的?是两岁,还是五岁,还是十岁?我看到的材料是,古代的教育十分落后,不能像今天的孩子们三岁进幼儿园,六岁进小学,很多孩子是在十岁左右进私塾的(具体比例不详,还望有关人士考据后赐教),私塾也就相当于我们的小学。这个年纪的孩子,语言能力已经很好,大脑的发育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有意注意的能力,遵章守纪的能力,都比幼儿阶段有质的飞跃。所以才会有先生手拿戒尺,不好好背书就打的场景。很难想象,这种情景如果是针对三到六岁的幼儿,是一种怎样可怕的虐待。
  第二个问题。从背诵材料的角度。我们要思考,古人对背诵材料是完全不懂的吗?不要忘记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古人用的是古白话,而古人的开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等都是用古白话书写的。这本质上就像我们现在孩子们朗诵的儿歌。即便是四书五经这种纯文言文,也与古白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要忘记,古代孩子此时的语言能力已经非常发达,对于古代的孩子来说,读开蒙教材是能理解大部分的,而对于四书五经,可能是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非完全不懂。
  这种似懂非懂实际上对于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学生来说,对于词单的记忆效率要远比记忆数字的效率要高。词单就是一个个的词,是有一定意义的,记忆者可以根据意义进行一定的编码,而数字往往无意义可循,因此记忆效率很低。
  实际上,我们即使不了解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也不妨碍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就是你记忆那些能够理解一点的东西比记那些一点儿不能理解的东西效率要高得多。
  此外,就记忆而言,有时候似懂非懂与完全理解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因为我们可以在似懂非懂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编码(如联想或望文生义,联想或望文生义也许无法准确理解经典的原义,但是对于记忆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先让孩子这么囫囵吞枣的背下来,以后再精讲细解不失为一种策略)。
  正因为古代的孩子对于记忆材料是似懂非懂的记忆,加上自己似懂非懂,囫囵吞枣,甚至望文生义的理解(都可视作语义编码的过程),他们才可能将这种记忆有效转化为长期记忆。而只有有效转化为长期记忆之后,才谈得上慢慢理解的问题。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