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

阅读:66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8/14 15:08:05
分享到:
五、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生太不象话,既对不起自己的学习,又没有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睡着了呢?第一种可能是学生自己想要睡觉,所以他就主动地睡着了;另一种可能是学生被课堂催着睡觉,所以他就被动地睡着了。前一种情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制力,后一种情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吸引力。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指责学生没有课堂自制力,但却发现这种指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用;于是,在这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不少的学校尝试通过提高教师的课堂吸引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今天,虽然教学仍然是为了传授知识,但却离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远,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讲授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看起来是为难了教师,有点强有所难的味道,实际上是以此增大课堂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此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要借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学科课程,也为了让课堂教学因为融入信息技术而变得更富有现代气息。
  由于提高课堂吸引力只是让学生更乐意于上课,并不是学生上课的目的,所以大家容易把他理解成是教师的课堂作秀。事实上,就连教师自己也很难区分,究竟自己是在课堂作秀,还是在提高课堂吸引力。在公开课中,往往把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有几种,教学中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考核的指标,这种为了使用教学手段而使用,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的确成了课堂作秀。而课堂作秀的盛行,也是对教师提高课堂吸引力最大的指责。
  六、拓展课堂教学宽度
  要让学生考得好,就得让学生学得多,而“学得多”在特定学科里,因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边界已经划定了,所以“学得多”和“学得深”基本上是同义词。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把学科知识学得深和学科考试考得好相等同,这才出现了教学中喜欢教那些偏、难、繁、杂的知识,道理很简单,其他教师都教过的知识,自己是一定要教到的,但这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学生比其他教师的学生考得更好;只有你教了其他教师没有教到的知识,才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出类拨萃”。
  当教师努力地教偏、难、繁、杂的知识时,一方面自己教得特别的辛苦,另一方面当教学内容越偏、越难、越繁、越杂时,跟着自己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大家都承认,学生不学那些偏、难、繁、杂的知识,是不大可能在考试中“出类拨萃”的;问题在于,这些偏、难、繁、杂的知识究竟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尤其是在学习教师所教知识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会的,还是教师费尽心思把学生教会的。如果是学生学会的,那就让给学生预留时间,而且还要在自己教学生时,培育学生愿意自己去学习偏、难、繁、杂知识的兴趣;如果是教师教会的,不但教师自己要学到位,还要保证学生学到位。当大家越来越发现,知识总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时,才发现曾经的努力并没有让更多的学生成功,而是让更多的学生远离了学科学习。于是,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成就感,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才是让学生掌握偏、难、繁、杂知识的,并取得好成绩的捷径。
  拓宽课堂教学宽度,还在于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学生的成功并不是单一学科的成功,而是所有学科共同的成功。从高中来看,如果学生每个学科都能考到七十分(假设学科总分为一百分),那这位学生基本上就可以上重点大学了。难度并不在于在哪一个学科上考到七十分,而是在于学生“每个学科”都要考到七十分。所以,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哪一个学科教师的课堂,还需要学科教师走出自己的课堂,去配合与自己搭班的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当自己所教学科太好时,往往是孤军深入;当自己所教学科太差时,往往会伤筋动骨,两者都不是好事。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不偏科,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对学生的,而是针对培养学生的教师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学科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要互帮互助。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只有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改革赋予的教学使命,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那怕在同一所学校,也应该允许课堂教学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并不是把某一种教学模式做到了极致,而是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寻找到了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背后,对课堂教学规律的遵循,对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把握,还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新一轮教学改革进程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学校,也体现出不了不少创新的案例,以上总结肯定有挂一漏万之嫌,但笔者还是相信它们应该是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