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英语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阅读:142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9/29 9:14:04
分享到:
二、愉快氛围的创设──学生兴趣形成的条件
人的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愉快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个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多变时期,往往表现出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愿意表现、争强好胜等特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教育者只能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趣味导课,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再配以投影片、录音机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现在进行时态时,我制做了投影片: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海上漂流,同时播放英文歌曲Sailing。歌词中反复出现的是:I'm sailing.这苍凉、低沉的曲调一下子就攫取了学生的心。听完后,我在黑板上板书:I'm sailing.这个句子,学生很快就进入状态,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就接受了现在进行时态。
又如,在讲现在完成时的时候,我制作了这样的影片:画面 1 是一匪徒正在向银行走去,画面2是那匪徒已在银行里。再配上警察 A 和警察 B 的对话──画面 1 是“The thief is walking to the bank.”,画面 2 是“The thief has been in the bank.”这样既复习了现在进行时,又导入了现在完成时。由于学生对警匪片的强烈兴趣,尤其对警察的崇拜,就在不知不觉中模拟了警察的语言,也就掌握了两种时态及其区别。
教唱歌曲,兴味盎然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好唱的特点,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创造快乐的学习方法。唱歌曲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保持稳定、持久,思维活跃。
有些短语、句型结构不容易掌握,例如 one...the other,学生会依据汉语的思维把它们记成 one...other。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我教学生唱 Two Little Black Birds。歌词是:
Two 1ittle black birds sitting on the hill
One named Jack and the other named Jill
Come back Jack,come back Jill.
通过学唱这支歌,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这一短语。
编顺口溜、记忆犹新
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以期达至“余音绕梁三日未绝”的境地。我利用学生爱说的特点,教学生说顺口溜。
例如,在练习元音//时,学说:
Rain,fain,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All the children went to play
显而易见,愉快教学注意发挥情感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满足。这应该说是学生兴趣形成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lightlysweet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