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2013中考地理命题趋势与备战策略

阅读:76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5/15 18:27:44
分享到:
2013中考地理命题趋势与备战策略
一.2012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特点2012年山东中考地理试题回顾与分析 , 2012年的山东地理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景,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显现出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
(一).传承与变化的交融,稳定中蕴含创新.2012年山东中考地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坚持新课程中考改革的方向,汲取多年中考命题改革的经验,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稳中求新,积极探索新课程中考命题的新思路;它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积极寻找和创设新的信息展示平台,选取的命题素材均来自教科书之外的地理著作,注重运用“新情景、新材料”来创设地理“新”问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却又都落脚到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上,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命题求稳的思想体现在:一是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不偏不怪,强调能力立意;二是试卷结构保持不变,试题的设问具有针对性,难度与往年相当,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三是试题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不回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是整份试卷仍然注意到了由易到难的排序和布局,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落实了考纲并体现人文关怀。命题求变的思想体现在:一是考核内容注重挖掘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如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理念的应用和体现,对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的要求有所提高;二是新情景的创设注重体验和实践性,以地理野外实习的综合考察为呈现方式,突显了地理知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真谛。三是今年的学科间综合试题,体现出的文科高度综合倾向。
(二).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考查学科核心知识.命题设计较好地处理了学科“地”与“理”、自然与人文的比重和关系,主要选取了“时区计算、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光照图”“地壳物质循环、地质过程中的内外力作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河流、洋流、植被等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工业区位选择”“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特征的分析和评价、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条件和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地貌景观与国土整治措施”等地理学科主体内容来设计题目,以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的运用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为考核目标,在提供信息和问题设计中表达与渗透地理学思想和价值观。(三).根植于区域性和综合性,强化地理学科本质特征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各个地区,其地理特征是各不相同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从而体现出了一个区域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两个最基本的本质特征。
区域地理是实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最好结合点,也是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重大问题、展示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的最好平台,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评价、阐释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
(四).坚持图表等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彰显地理学科特色.除文字表述外,地理学还有表格、地图等众多表达呈现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的表象特征。今年的中考地理试题则继续传承了这一特点。首先,图表数量、类型众多。试题在建构与情境设计上,均采用各种原创性的图表为信息载体,其中图像包括区域图、统计图、示意图、等值线分布图和景观图等,而且在图像内容、类型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丰富多彩、不同呈现形式的地理图表,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数量关系和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多渠道获取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凸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其次,“无图考图”在今年的中考试卷中也有充分体现。很多试题的信息虽然只以文字或表格形式呈现,但在分析与解答问题时常常题不离“图”,常需要通过阅读文字表格获取信息后,再把所得信息呈现在脑中的“地图”上,进而得出地理特征。第三,寓动态信息于图表之中。
(六).关注社会性和时代性,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今年中考地理试题的文字、图表等背景材料大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问题,通过试题设计,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规律和思维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学以致用,体现了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这些现实问题和热点区域的关注,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爱国情怀和全球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二、2013年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
命题趋向之一:“双基”仍然是考查的重点,贯彻学以致用的方针,考查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取消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题目,不出偏题、怪题。试题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与素质上。
命题趋向之二:突出地理图像的学科特色,重视综合运用各类地图。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图表等图像信息,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学会阅读、使用和绘制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通过地图判断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规律,这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色。
命题趋向之三: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引入情景创设考题,中考试卷命题加强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通过社会化、生活化的情景设计,增强了问题的真实性和情趣性,重视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整合、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
命题趋向之四:注重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性发展观的运用。引导学生学而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全面的发展。
12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