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

阅读:64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5/5 13:59:29
分享到:
二、几点尝试
为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达到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的目的,笔者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一)随堂式。新课后,课后作业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方式得出答案,当堂集中 统一批改。
   (二)小组式。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汇集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后面进行集中讲解,时常提醒,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
  (三)抽查面批式。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情况,对作业中存在明显的问题进行重复批改或 当面批改。
(四)信息交流 式。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一是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 ,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二是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三是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 性,同时达到了教学目的。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