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

阅读:64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5/5 13:59:29
分享到: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老师课上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课上听,课下做作业。这一教学模式已延续多年,但如今是到了要 改革的时候 了,这与我们提倡的先进教学高效课堂有些格格不入,甚至相悖而驰。究竟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我们目前面临的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课题。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获得教学信息的重要窗口,是师生活动的一个紧密结合体。本文就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浅谈笔者的一些认识和尝试。

一、全批全改存在问题

目前,初中数学作业的 批改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但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全批全改存在问题日益暴露。

(一)教师评改作业时间过多过长。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教师在作业评改上花费时间过多过长。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教师教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道题,一次就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 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高效课堂难以持续。

(二)学生学习压力大动力不足。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下突出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但全批全改模式,让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成为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的他们压力巨大,甚至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

(三)师生双方 获得的信息失真度较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 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 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 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就很差,这是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 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波浪线、横线、圆圈等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作业的全批全改不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也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很辛苦,却没有相应的回报。由此可以 看出,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已刻不容缓。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