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教 材使用已有一学期,总的感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了,动手操作多了,与同伴合作交流多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了,数学意识加强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 转变教学理念,以新理念开新局
通过参加一个多月的培训以及我们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感到收益匪浅。我们认为,新课标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如: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的方式应该包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等。根据这些认识,我们在七年级的第一节课上并没有急于进行新课的教学,而是利用第一节数学课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给学生。如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向他们介绍与小学阶段不太一样的数学课堂。如告诉他们今后的数学课要准备一些学具,材料,课堂上动手操作很多,许多的结论都要由同学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的评价也不再是由考试分数定终身,老师会评价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参与过程,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手工制作等。这节课引起不少同 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 精心做好准备,以新方式上新课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在每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我们年级教研组的反复讨论,精心编写了数学导学案。导学案采用“451”教学模式:1、目标呈现 2、预习热身 3、活动探究 4、盘点提升 5、达标检测,为学生很好的预习、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导学案每课都有教学反思,要求学生学完都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本期我们进一部研究出了作业案,让同学们练习中有思、有疑、也有得,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再理解。
如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内容是教改新增加的,对于所有的新初一老师来说,都是全新的。按照新的教学理念上好这一章的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了 大量的教学素材,在消化参考了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认真地制作了教学课件,课堂上图、文、 声三者并茂,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较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新教学理念的要求,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1.充分展 示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看出”图形。比如在讲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充分利用学校购买的学具向学生展示,同时也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立体实物,拿到 课堂上进行观察。在讲到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按老师要求事先准备好学具,课堂上亲自动手折叠观察,做出正方体模型。从而总结出正方体不同的11种展开图。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在讲到从不同方向看时,以一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突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还有通过欣赏生活中物体的三视图图片,如:房屋结构的平面图等,让学生感受三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处处有数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比如在讲到截一个几何体时,让学生事先 准备好萝卜等,在课堂上亲自动手截萝卜,观察所得到的平面,并小组同学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