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阅读:51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2/4 13:57:19
分享到:
本文主要是谈及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从六个方面给予学生写作指导:扩大阅读量,增强语言积累;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优化素材,精选素材,求创新意;强化口语训练,奠定写作基础;进行作文讲评,提高写作水平。紧紧抓住这六个环节,平时写作注重从基础入手,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指导   写作
  从工作实际出发,我认为,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有的作文以直观形象叙述为主,可以采用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进行开展,学生有东西可写;但有的作文则以语言描述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情境。针对后者在指导学生习作是,我就感觉有很多学生,尽管耐心引导,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批改完作文,根据学生的总体写作水平来看,着实令人担忧,有一部分学生是怕写作文,另一部分学生是不会写或写不好,缺乏写作素材,对命题束手无策。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采用多元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扩大阅读量,增强语言积累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一个博大、丰富、高雅的文化宝库里,完善、发展自我。
  首先抓好文本资源,积累好词佳句,当然也需要家长积极配合,给学生买一些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当然学生的闲暇时时间也是阅读的良好时机,所以要多培养学生在闲暇时的阅读兴趣。
  再次,强化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达到其语言积累的目的。
  二、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力不从心,主要是学生头脑中缺少可供写作的素材,面对本来丰富多才彩的中学生活,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周围的事物缺乏观察力,平时没有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为利用好生活这一材料库,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获取各方面信息。
  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能激起他们对生活的向往。
  其次,要求学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避免学生出现随意观察现象,保证仔细、深入、全面了解被观察的事物。
  另外,还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生活。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对活动的过程、细节和感受了如指掌。如写《学做饭》,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胡编乱造。因此,要学生学会做家务,让其亲身实践,体验劳动中的感受,这样不但能得到写作素材,而且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生活是取之不竭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印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去观察、去体验,就会源源不断地得到写作素材。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