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理解语境,培养语感
多媒体电脑有复制 、重复、暂停等功能,在展示过程中,有时动作变化过快,需要重复一次,有时特写镜头很精彩需要暂停一下,有时关键的地方可闪烁几下,引起学生关注,让学生看个明白,这些问题,电脑能发挥优势,这对理解语境很有帮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理解语境,更应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即语感,语感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产生的一种悟性,而学生的语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通过词句的比较、分析、运用的训练来培养。
对文章语言内部联系的分析,应着重对语言环境的分析,语言环境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分。外部环境就是进行语言表达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时间、场所、对象以及表达者身份、经历、心境和表达目的等。这些外部语境可用电脑软件展示给学生阅读,教师不必再费口舌了。如《草原》中有一段情真意切的文字:“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初到草原时的喜悦心情和草原的美丽辽阔。教学过程中,可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分析:
1、投影草原的美景,并配上蒙古族音域宽广而悠扬的民歌。让学生感观草原之美丽辽阔。
2、再读课文,体会短句、长句、对偶句、比喻句和轻重音及停顿节拍的气势变化。
3、仔细体会草原的美丽辽阔。电脑出示句子进行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清新,天空明朗。”让学生感受连用了两个“那么”就把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进一步体会由这一切而带来的作者感情上的渲泄:“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层层深入分析研读,课文里所描写的草原美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使学生有其境之感,对作者抒发的赞叹之情引起共鸣。这段文字的教学,从观察图像、研读文字方面,使学生体会语感,积累语言,为表达打好基础。
四`人机交流,评价反馈
过去老师在阅读教学完成后,利用课堂上练习检查教学效果时,常常花费了课堂上许多宝贵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电脑信息量大,可选择性强,操作简捷的特点,教师可以事先把题目及答案存盘,做练习时,电脑先显示题目,再请一部分同学说一说或动手操作做一做,电脑直接检验其答案的正确与否,如果学生做错了,电脑便显示答案并闪烁一次,或伴以“爆炸声”或声频`文字同时出现:“不要紧,再想一想”;如果学生做对了,电脑便出示准确答案,同时报以一阵“欢笑声”或声频和文字同时出现:“你真棒!”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强化了反馈环节,而且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阅读的个性化提供了条件,使学生巩固了堂上所学的知识。
五`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过去授完一节新课,为了知识的拓展延伸,往往老师会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文章实行一篇带多篇。多媒体现代技术的引入,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在机上进行,通过校园网络,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电子阅读材料,学生开启电脑后自由选择要读的文章,软件提供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学生如遇到不理解的生字,或想要知道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可以用鼠标查找,练习设计,有智能性的评估,这样做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对或错,过关或不过关,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网络辅助教学,能缩短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使音、像、动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又能获取审美、感受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成为一个和谐完整的、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这不仅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良好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