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作文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头戏,却一直困扰着师生们,学生们“谈文色变”,老师们也感叹指导无定法,效果不显著。参加语文中考会议时,教研员吴宁亚老师强调了写作的三个关键点:原创、细节、真情。回校后我就仔细研究近两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发现很多的作文题立意的基点都与亲情、友情等人性美挂钩,比如2007年山东济南的话题作文:幸福;浙江金华的话题作文:这就是幸福;义乌的作文:请以 为美;湖北荆州:我最好的朋友;2008年重庆的材料作文:那一幕,我难以忘怀;苏州的半命题作文:聆听_______;无锡的命题作文: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盐城的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恩施的命题作文:真情源自你我他等。于是我就想进行了一次写作指导,尝试着让学生走出“选材单一”“内容虚假”“情感缺失”“泛泛而谈”的通病,让学生明白作文无非就是生活的再现,情景的再现和情感的外露。
二、案例描述在三八妇女节前夕,我进行了一次作文指导。
师:过几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大家为你的妈妈准备了什么礼物吗?
(教室中有学生窃窃私语,也有学生木然。)师:还记得去年我布置了一个什么作业吗?
生:给妈妈洗一次脚,送一朵鲜花。
师:对了,大家记得很清楚。而且我还记得第二天有很多妈妈给我来电话,说咱们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今天这节课我想让你们再准备一份礼物来送给母亲,那就是写“母爱”的一个片段,然后在周末也就是三八节的当天送给妈妈,让她们在你的杰作中再次得到震撼和欣慰。
生:(暗笑。)好啊!这有什么难的,我们一直在写此类文章。(接着就有同学欲奋笔疾书。)师:别急着写,看看黑板上的这6个字再好好的构思——“原创、细节、真情”。我可不想看到你们没有个性的母亲,千篇一律的情节,什么送伞、晚上煮点心、送医院等(生大笑)记得我曾经也和你们一样,写过很多关于母爱的文章,直到现在我偶尔还在写呢,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会有中止的那一天。(有些学生交头接耳,有的脸上划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生:(轻声)老师你就给我们读读你的文章吧,让我们开阔一下思路。(有同学窃笑)师:好吧,让我构思一下,现场来一段吧。
(在学生热盼的目光里,我开始了很自我的絮叨。从母亲偷看日记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矛盾,我总结说,那时的母亲,她一直来让我滋生一种渴望:我要早点出嫁~~ 。可是我又想到了出嫁前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那些事,我的表达开始破碎了,仿佛徜徉的溪流遇到了乱石从生的浅滩 ,流畅的叙述遇到了明显的阻遏——我又看到了母亲瘦小的背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那一刻,为了不打扰我和学生的谈话,母亲站在风口吹红了双颊……;我看见母亲骑着摩托车把我送到学校,拖着抑郁的我去师傅家请教…… ;我还看到这个国庆期间,当我面对新家庭矛盾心力憔悴,力不能支时,母亲一大清早等在楼下,手里的八宝粥却一直热乎乎的,母亲喘着粗气,我忍不住一阵责怨,心里却落泪缤纷……回忆里的叙述随着情感一度澎湃。
生:老师,你哭了!
师:对不起,同学们,老师今天很失态,让你们看笑话了,可这是我的真实经历,也是我真情流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生:老师,你讲得真棒,真感人,我们想继续听!
师:可以,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接下来我想听你们感人的故事,就像老师一样用心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美就在身边,平淡却意味深长。
(教室一片寂静,学生们沉浸在思考之中)。
几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