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阅读:48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22 16:17:30
分享到: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以外,我还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学中,我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看见一种事物,就启发学生联想到与之在时间或空间上相接近的另一种事物——相近联想。如看到初升的太阳,就联想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少年……看见一种事物,就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种事物——相似联想;看见一种事物,就联想起与它在外形或性质上相对或相反的另一种事物——相反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因果联想等。
  在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使文章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如描写人物心理时,通过合理想象,揣测人物心理,从而更好的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如描写一个胆小的学生上台演讲,有人这样写:“他怀里好象揣了一个小兔,心咚咚直跳,他不停的给自己打气:别害怕,大胆些,你是最棒的,成功将属于你!……”这样,不仅写出了人物怎么说,怎么做,还恰当的写出了他怎么想,主人公也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了。根据文中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我常常指导学生填补跳跃了的情节,推测事件的发展过程或结局。在指导过程中,我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只要合情合理,就给予热情的赞美,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还让学生把生花的妙笔指向五彩斑斓的梦境,从独特的视角,透视现实生活的虚幻组合。当然,还可以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奇特的幻想,如描绘祖国灿烂的明天,勾画家乡的光明前景,畅谈人生理想,抒发壮烈情怀……总之,想象和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想象力丰富的人,写作时文思泉涌、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也血肉丰满、妙趣横生。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一个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的奇想,也不可能有“金冠”与“浮力”的联姻。可以大胆的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创造和发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首创精神,就必须在想象力的培养上下一番苦工夫。
  三、逆向散发,批判求异:
  教学中,人们往往注重正向思维,而不大愿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无论设问、答疑,还是命题、评论,大家都仅仅满足于现成的说法或模式,唯上、唯书,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封闭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头脑呆板,思维定势。一旦遇到困难,他们便手足无措,望洋兴叹。这样的学生,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创新?这正如杨振宁博士所说:中国的学生注重分数,比较保守;外国的学生注重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这就是中国常常培养出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折桂“高手”,却怎么也培育不出诺贝尔大奖得主的根由了。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最好换种思维方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辨证的分析问题,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仅要看事物积极的方面,而且要看它的负面影响;要从现象到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作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从而得出与客观实际相近或相符的结论。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教学《庄子·养生主》时,我引导学生就“见义勇为”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有人说:看见坏人坏事,勇于挺身而出,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人当即反驳道:面对凶手高举的血刃,难道你也要迎头赶上吗?恐怕还是报警安全有效吧?有人说:消防队灭火、110维护治安,本来就是各司其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一份公民的责任,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们提倡“见义巧为”,何必拿鸡蛋碰石头呢?斗智不斗勇嘛……总之,为人师者首先应当具备超凡的胆识,要敢于做课改的弄潮儿,不怕非议,不怕打击,不怕失败!要有一股探索的勇气和开拓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生命的甘泉,浇灌学生创新的新苗,使之突破常规,突破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的生命品质和素质品位,成为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有用之人。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