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资源中的人力因素

阅读:64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9 15:21:20
分享到:
    妙手捻来花万朵 万物入画人添彩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资源中的人力因素
  课程资源,是教学信息的来源。既是为师者用来“教”的材料,同时其优劣与否又制约着为师者“教”的效果。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理论界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一、关于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而传统的教学,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老师和同学成了被动的使用者与接受者。这种“唯教材而教材”的思想观念大大框死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思路,诚然,教科书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在我们周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有待与我们开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换句话说,就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凡是能够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切校内、校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它既包括用来进行语文学科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同时也包括一些诸如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形态模式等非物质要素。“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虽然,农村初中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且缺乏合理性、选择性,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善于挖掘,肯于尝试,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定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定能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二、关于农村语文教学资源
  农村是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的语文教学资源,农村地理环境和大自然持有的风光,长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文章描写的对象,教师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对乡村特有的景物进行观察,学生就会有许多欣喜的发现,此时,田垄、菜畦、水井、耕牛、野花、杂草、稻场、炊烟、竹林、果园、篱笆、石路、小溪、板桥、池塘、水库、草场、炊烟、蛙噪、犬吠、鸡鸣、鸟啼、虫吟等皆可如诗如画般结成文字,读来自然亲切、赏心悦目;二是农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如正月里闹元宵时“摇花船”、“舞龙灯”、端午节时“包粽子”等难以尽数的民风民俗,学生身边的农村社会时事,如“农村电网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村通水泥路”、“留守子女”以及“农村税费改革”、“三农问题”等等,都是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的题材;第三是人的资源,比如:当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时,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又如,没有被充分重视和发掘的学生、家庭等资源,当然也不乏部分的图书网络资源等。现在常提倡教师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若教师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三、人力资源对于农村中学语文资源的意义
  (一)语文教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多年来,我们将语文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没有将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加以利用和开发。传统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和教具,而教材和批量生产的教具难以完全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要,而最了解自己的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是利用教材的教师。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关键是否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是课程资源是否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可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是良莠不齐,“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并非都能信手拈来转变成课程资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鉴别,对各种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加工,把资源的潜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转化为现实价值。
  语文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典范,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一个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师就是农村中学语文资源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因为同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语文课程综合程度极高,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以及广博的知识,这知识包含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要能够在学生面前展现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能够娓娓而谈的魅力,这对教学效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相关教育理论,即要求语文教师具备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科学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素质。即使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再发达,语文书籍、资料再丰富,都无法取代语文教师绝对首要的地位。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往往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