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运用手势教学,搞活生物课堂

阅读:78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5 8:31:54
分享到:
摘 要   手势是最重要的人体语言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准确适度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生物教学中,手势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如果能合理、巧妙的加以应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   生物课堂教学  手势   手势艺术
怎样才能做到让生物教学与素质教育相适应,是当今中学生物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学设备落后,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就有必要创造性地运用手势辅助教学,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教态变化技能》认为:教师的手势是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以手势助说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遇到慷慨激昂的议论,配合寓有鼓动性的手势,可以激励起学生情绪;在侃侃而谈的叙述时,加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手势,也可以起到渲染气氛。
从教两年来,我在生物课堂上常采用手势教学,教学成绩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一下我是如何利用手势搞活生物课堂的。
一、手势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知识是相当抽象的,在没有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将其用语言描述清楚,因为很多时候这部分知识是我们见不到的,这时就算是配合挂图教学,也很难激起学生兴趣,这时的手势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但形象,还能使学生情不自禁跟着老师做,且做完之后,往往有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把与手势相应的知识牢记在心。
如:在“神经元的结构”一节,可用手势极其形象地表示:左手五指伸开表示一个神经元细胞,五指就代表多而细的树突,而手掌就是细胞体,而手腕以上部分就是粗大的轴突。
又如:在讲神经调节时突触的结构是理解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重点,用左手五指伸开表示一个神经元细胞的神经末梢,然后将五指并拢半弯曲表示一个神经末梢膨大成突触小体,右手握拳表示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将左右手靠拢中间留一间隙(突触间隙),可以形象的表示一个突触的结构。
如:在讲授“瓣膜的结构”一节,可用以下手势表示:将两手掌相对,手指轻触,掌心略开呈“八”字形,便可以表示瓣膜的结构,它能将“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这个功能显示出来。
如:在“输卵管形态”一节,可用手代表漏斗部,用手指代表漏斗部中的输卵管伞手臂可代表输卵管的壶腹部,它们皆左、右两侧对称,中间躯干部正好可代表子宫。
二、手势可以化“静”为“动”
书本上的知识都只是用静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而它往往表示的是一种处于动态下的现象。那么手势就可以把处于静态中的知识动态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在 “关节的结构”一节,可用以下手势表示:左手握拳表示关节头,右手掌弯曲表示关节窝,右手掌包住左拳所示关节面的结构。此手势打出后,学生很容易理解关节头略凸或呈球形,关节窝略凹或呈臼形,关节头镶钳在关节窝里,使关节具有一定的牢固性一目了然。此外,手势还能演示出脱臼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感倍增。
如:在“心动周期”一节,大部分学生都能从书中找出心动周期的具体过程是:先是两个心房先收缩,然后心室收缩,最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但是部分很难想像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若是我们借助手势来教学就使此过程形象化了。我是这样做的:让两个学生合作,每人运用自己的两个拳头,四个拳头合在一起,一个同学的两个拳头在上,分别代表左右两心房,一个同学的两个拳头在下,分别代表左右两心室。握拳代表的是收缩的状态,而两个拳头打开代表的是舒张的状态。因此心动周期的具体过程可以用下图形象地表示:
    如:在“呼吸运动”一节,两手合抱上下移动及两掌的运动可演示胸廓的呼吸运动,两手四指交叉合成抱球状代表胸骨,两臂代表肋骨,身体代表脊柱。当两臂向上向外抬起时,代表肋骨、胸骨上举,胸腔内容积增大,表示吸气时的胸廊状态:当两臂向下移动,代表肋骨回位,胸腔容积变小,表示呼气时的胸廊状态;两手四指交叉掌心向下放在胸、腹腔之间隔的位置,两掌向下压,表示隔下降,胸腔扩大;两掌向上弯曲升起,表示隔上升,胸腔便缩小的状态。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