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阅读:4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4 18:45:07
分享到: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各项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所有能力培养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观察是人借助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是一种有意的知觉,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观察的过程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再现,通常是由人对客观事物的需要决定贯彻的目的或任务。观察力是创新活动的开端与源泉,观察力的敏锐性、准确性、全面性等品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观察能力品质,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深刻而可靠的感性认识材料,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客观观察,讲清观察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得出错误结论。
观察时,教师首先要强调观察的客观性、准确性,指导学生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不要歪曲事实,以免使观察结果与客观实际不符。比如,在“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实验中,需要用手指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后部,有的学生由于用力过重而引起蚯蚓全身收缩,这个结果是不正确的。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让蚯蚓安定下来以后,再用手指触动其后部,重复几次,就会发现只是身体后部发生反应这一现象,从而得出准确的观察结论。这样,通过观察,不仅帮助学生纠正了观察的假象,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了观察能力的敏锐性,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提倡自由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目的进行重点观察的同时,还可以再给学生提供一些自由观察、自由研究观察对象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观察对象的更多信息,提高观察能力的全面性,并有利于营造适于新课程的教学环境。如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的细胞”实验中,在完成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等预定任务后,再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观察实验对象。有的学生尝试着去观察番茄的表皮细胞和洋葱的果肉细胞,有的学生还对树叶、头发等材料进行观察,表现出极大的观察兴趣。如果这样长期坚持,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性的发现。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