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改进文本教学 提高作文成绩

阅读:46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4 16:41:48
分享到:

  2、从文本教学中挖掘作文写作内容以往的作文内容模式化、单一化、固定化,常常写人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叙事总是那么几件“好事”;写景无非就是校园的早中晚景色。学生完全处在一种固定的思维之中,雷同之作、无新意之作当然就比比皆是了。其实,这是我们教师观念导致的,我们总以为写作内容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学校,于是,作文训练总是在这些方面做文章,从小学写到中学,学生要么一抄了之,要么胡编乱造,在具体的要求上也有问题,总是强调写真人真事,其实学生在没有学会如何观察人和事之时,学生的写人写事就只会干巴巴的几句,怎么能够写出好文章呢?
  我以为,写作内容的范围应当拓展,要充分利用好文本。要让学生细心读书,认真思考,在课本中发现可写的材料。
  例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中写到:“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根据这结论性的话,让学生抓其一点写一段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样的作文内容既加深了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例如:《端午日》一文中有写到军民捉鸭子的情景,便让学生展开想象,具体而形象的描写那种活泼的场景,这虽不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但这样的作文训练学生会更有趣。
  学习朱自清的《春》后,对文中描写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图的顺序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把自己的观点理由写出来。这是阅读,这是探究,这也是写作训练。
  学习《天上的街市》后,根据作者的愿望,以《今日的牛郎织女》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是想象训练,这也是作文创新训练。
  从课文中找写作点,进行想象、联想训练,进行再创造训练,学生写作的内容就更广泛,也更可操作。
  3、从文本教学中挖掘语言训练范例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我们以往的作文训练过于注重了作文的技巧训练,忽视了语言训练,因此,学生的语言发展与知识发展不能同步,表现在语言的稚气,语言的贫乏,语言的苍白,这已严重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以为作文训练要重视语言的训练,而训练语言的最佳途径还是抓住阅读材料,从文本中学,从文本中悟,从文本中练。可以这样分步进行:
  读一读,这是感知。我们的语文书也好,读本也好,所选文章应当说都是语言规范,文情并茂的,因此,必须认真地读,通过读,体会语言的韵律美,体会语言的气势美,体会语言的蕴涵美。
  品一品,这是领悟。读书不只是用眼、用手、用嘴,更要用心。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品尝,用心去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语言的精妙之处。
  背一背,这是积累。通过背诵,留下更深的印象;通过背诵,产生更美的画面;通过背诵,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运用自如。
  写一写,这是运用。这里的写,不只是摘抄,主要是仿写,进而进行作文中的运用。例如:读着“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模仿句式,写夏风乍起的情景。读着“你是遥远的过去”“你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根据这拟人的手法,再写出几种不同的说法。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一定要把文本教学和写作训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进行作文训练的最好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