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课堂教学网络化的探究

阅读:45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0 14:52:36
分享到:
【摘要】:文章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实际出发,以一堂网络型的语文课为例,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网络教学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引言: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重要概念之一,新课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维度,而恰好网络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的是非线形的、相互关联性很强的大容量信息,它使教学不再是单纯依靠教材、粉笔、黑板,将学校、社会、家庭紧密联系起来拓宽教学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语文学科为例,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上的积极参与(思考、质疑、各述己见、交相问难等),受到来自现有课堂教学条件的诸多限制,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必须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而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003年,我校将无线网络技术引进课堂,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网络化研究。下面根据这两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我们班语文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学习者的特征,与大家共同探讨一种基于校园Internet网络的、主要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网络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一、无线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特点
  将无线网络引进语文课堂,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一种大胆尝试,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主性:
  网络教学使学生们有了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因为网络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资料,创造声像并茂、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不再被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以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2)交互性:
  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的交互性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较少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网络教学的设计则打破这种限制,它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和QQ等平台来实现相互交流,因此学生不仅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建构和转换自己知识的目的。
  (3)开放性
  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教学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同化人的个性,习惯于用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可能完全获得满足,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可以进行异步地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评价方式更加开放,通过网络这根纽带,学生在学习的进行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