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阅读:54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7 19:24:35
分享到: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皆来源于大自然。地处农村不仅为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还有利于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前的采集准备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另外,对于经济困难的农村中学来说,还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财政开支。但实际,农村实验教学却只是考前集中练习,实验成了一种摆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滞后
由于学生中考时,生物总分为50分,自然被学生、家长及教师打入“副科”行列,学校也由于教师的短缺,大部分生物系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后,课时减少一半,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浪费时间,几乎所有的实验探究被讲解替代。
2.实验设备落后,仪器不全
全校各个级部共用一个实验室,仪器破旧不堪,能用的也就十几套,即使考前练习也必须四、五个人一组。农村学校经济困难,资金短缺,投入到生物实验中的经费自然是能省则省,几乎没有必备的生物试剂,并且市场上买不到。
3.学生实验基础差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进实验室,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进入实验室后,屁股未坐稳,就大声喧哗,东张西望,出现过度亢奋,结果是老师讲什么也听不见,做起实验来手忙脚乱,慌慌张张,不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应该先做什么,更谈不上分析推理总结了。根据实验后跟踪调查,发现近60%的学生回答不全所做实验的器材,近80%的学生写不出实验步骤。近95%的学生找不出实验错误或失误。
4.教师时间少,实验素质不高
农村中学都没有专职的实验员,实验由任课教师自己准备,对于多数非生物专业的教师,准备生物实验器材花费时间很多,平时教的班级都在6个班以上,没有充足的时间,所以探究实验用讲实验替代了,结果是既节省了备课时间又比到实验室学生考试答得好,何乐而不为。
另外,自我参加工作十年以来,从未对所有的物理、化学、生物教师组织过实验技能培训。教师本身实验技能不高,尤其是非生物专业的教师,这也是造成学生实验探究课开不起来的一个重大原因。
针对以上种种是理由的理由和不是理由的理由,为更进一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1.转变观念,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随着全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山东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作为教师我们应首先转变观念,把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是只关注考试。具体措施如下:
1)结合当地实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把握住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根据当地不同季节所具有的实验材料的实际情况,编制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在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制定,以便适应当地的统一教学管理和施教。例如,结合我校学生家家种大棚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早让蔬菜上市,从而直接提高经济效益。观察种子的成分、失水现象、花的结构等实验可以调整到适当的季节,而不必按教材顺序讲解。
2)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开放实验室
在学校实验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究。既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短缺造成的必须多人共同操作的难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受课堂时间限制不能按时完成的问题。如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3)开放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野外学习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