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阅读:54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7 19:24:35
分享到:
农村中学为教学空间的开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理条件,学生可以在自己家进行观察与探究学习。如学习“花的结构”,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搜集观察所有的花的种类及结构的异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还可以观看电视自然类节目、组织各种标本采集、自己养殖小动物、植物观察等,培养学生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树立学以致用、大胆实践的理念。
2.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形成,便有了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要想改变就不容易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而保证实验探究高效有序地进行。
充分的准备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事前不作好准备,学生可能什么也看不见,既耽误时间,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若是能事先设计好预习题并培养好小组长,实验时四、五个人一个小组,他们在实验时反而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验器材的准备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参与,如观察叶片结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等实验,不只让学生全面感知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还可以为老师节省出更充分的备课、批作业的时间。
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针对探究练习提示进行有计划地探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减少全班讲解的次数,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思考的时间。
实验结束,要让学生养成自觉保持好卫生,清洗整理仪器的良好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总结,完成实验报告,确保有始有终地完成实验。
3.改进教法,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生物实验课,课堂演示自然是少不了的。因为不论学生课前如何地去预习研究,对于真正的实验操作以及操作的规范性还是要教师去教授的。所以,课堂演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讲台上“一是一、二是二”的做传统的演示,那么,本应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永远只是“旁观者”,并且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假如能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演示中来,那么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们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为例,在课堂上,可以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上讲台与教师一起操作,当发现老师请了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立刻集中到讲台上来,然后教师再请两位同学各自分别按照教师的讲解操作,同时,请下面的学生密切注意两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有误,如发现有误,教师就可以根据此时现成的例子加以纠正,并趁机教学生如何正确操作,以及本实验应该注意些什么,必要时,教师应亲自操作演示,这样一节课下来,效果往往比单纯的教师演示教授要好。
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都要以科学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又因生命科学的生命性、复杂性、发展的快速性、研究领域的广泛性等特点而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特征。所以对生物学教师来说,除了具有基础的教学能力以外,还要有进行生命科学教学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动手能力、教材驾驭能力、教法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考核能力。现在,网络、电视信息如此发达,作为生物教师更要时刻关注科技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专业素质,让知识不断更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这儿的农村中学生占全部中学生总数的70%以上,而且农村中学生有近2/3的人数将来从事农业生产,而且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搞好农村的生物教学是我们每一个乡村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会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