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阅读文章

广州中考填志愿 保底志愿参考两个指标

阅读:191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5/24 14:38:59
分享到:
  Q7如何把握志愿梯度?
  问:如何把握同一批次志愿的梯度?
  答:志愿填报应该从高往低填,控制每个志愿的梯度至少在15分以上,梯度越大越安全,比如将梯度控制在30-40分,安全系数就会更大。考虑梯度的同时,也要考虑该校以往是否接收第二志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低于优先投档线(比如690分),学校末位考生的志愿顺序是1,那么也不代表学校没有录取第二甚至第三志愿的考生,如去年培正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1,但培正的录取分数线是656分,低于690分的优先投档线,说明培正在提前批第一志愿是没有录满的,因为录满的话,它的分数线就会高于690分,所以其实培正有录取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
  Q8如何避免高分择校?
  问:近年来,不少学校出现“公费”和“择校”倒挂的情况,考生应该如何填报以避免高分择校?
  答:对于没有广州户籍而又希望在广州读书的中考生来说,择校志愿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这些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优秀,而且择校名额通常仅占一间学校招生名额的10%-15%,所以在一些外来人口较多的区,近年来频频出现择校分数线高于公费分数线的“倒挂”情况。去年的提前批录取中, 26所示范性高中里有16所择校分高过公费分,大大超越前年的11所。  
  公费和择校的录取互不相关。填志愿时不妨把同一间学校的公费和择校视为“两间”学校,填了某校的公费生,择校志愿未必要选择同一间学校,反之亦然。并且,对于有广州市户籍的学生来说,填报了公费志愿,不一定要填报择校志愿,可以结合家庭经济情况来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择校线常年高于公费线的学校,考生填写择校志愿作为“保底”时要十分慎重:根据规定,每批次第二志愿起才能填报择校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报这类学校的公费,而第二志愿填报这些学校的择校,很可能由于择校分数线高于公费,在未被公费志愿录取后,也无法作为择校生录取,这样,就相当于浪费了第二志愿。
  Q9每批次该填几个志愿? 
  问:志愿填报个数如何把握,是否越多越好?
  答:不愿意读的学校一定不要填。在这个前提下,尽量多填一些,充分利用录取机会。一般来说,每批次有两到三个有效志愿。
  Q10要不要“跳起来摘桃”? 
  问:志愿填报时,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跳一跳?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稳一稳?
  答:不同类型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有不同的选择,而判定学生类型应该抓住学生初三成绩发展的态势和心理素质。
  对于那些初三成绩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尤其是下学期,每次考试都能稳步提高,且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可以考虑“进取策略”,在孩子有意愿的情况下,填报高一个层次的学校。
  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不错,但一到大考就紧张而发挥不太好的学生,应该采取“保守策略”,选择把握性更大的学校,减轻心理压力,才能确保其正常发挥。
  Q11填报住宿是否影响录取? 
  问:考虑学校时,距离也是一个因素,这决定着孩子是否住宿,应该如何考虑?此外,填报住宿是否都会影响录取?
  答:是否住宿,要综合距离、孩子特点、家庭情况等做综合考虑。
  家离学校较远的,选择住宿,避免往返疲劳,节省学习时间,则有必要。另外,如果孩子自理、自立能力较好,可以住宿;又或者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住宿对性格的改善也会有帮助。
  而家离学校不远,学生不住校,家长能每天跟孩子见面,多些沟通和鼓励,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
  对于一些宿位充足的,甚至全住宿的学校,填报住宿不会影响录取,而对一些位于市区,宿位相对有限的学校,最好不填住宿,入校报到后再做申请,学校都会根据距离远近做出合理安排。
  Q12志愿填报听谁的? 
  问:家长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答:很多人说学生最了解自己,因此填报志愿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但由于学生的阅历尚浅,缺乏判断能力,且可能受同伴的影响,做出不理性的判断。  
  最合理的做法是:家长和学生各自摆出自己的理由,敞开来心平气和地沟通。家长引导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应该本着民主的态度,客观评价自己和孩子的意见。最终,不管听从谁的意见填报了志愿,家长都应该全力支持孩子。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实地看看,了解一下。志愿填报后,家长不应再和孩子过多谈论,而是应该放下志愿,让孩子全力备考。
12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