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6月3日,是广州市2011年中考志愿填报的时间。说中考志愿填报是一项技术活儿,一点儿都不夸张。单从学校基本情况、招生计划和政策上看,家长们想要弄明白并不难,但是涉及到志愿填报的规定和政策,则让不少家长大呼“头晕”。《毕业生》请到广州市部分名校的招生领导和卓越教育的志愿填报专家,为家长们指点迷津。
Q1新增6万考生竞争优质学位?
问:今年开始,13所省市属中学面向学籍和户籍在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四区(县级市)的考生开放,这意味着,新增6万考生和老城区考生竞争优质学位,13所省市属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会不会提高?
答:招生新政可能会对前六所产生一定的影响,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对区属示范性高中,可能影响不大。不过,考生报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自己喜欢的环境、各校的尖子生政策、孩子的自信心等,估计新政影响不会立竿见影。有些学校,如广雅,去年就对这四区开放招生,但因为路程远,报考的学生很少。再者,各区都有优秀的高中,尖子生不一定会舍近求远,即使有考生会考虑,那也志在前六所的非常拔尖的考生。从另一个角度想,在大家都恐高的情况下,报考好学校可能反而是个机遇。
Q2没有区模考,如何合理定位?
问:现在各区(除了天河)都取消了一模统考,有些学校还不公布一模成绩,学生如何合理定位?
答:学生可以参考初二期末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的有关数据,如自己的总分、平均分和区平均分,以及在年级的排位,大概估计自己的位置,还可以结合所在学校每年考入省市重点中学的人数,确定自己的位置。
在定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拿模拟考成绩直接与中考成绩对比;2.学校的排名比分数更客观,学生应该分析最近几次大考的级排名;3.看学生成绩的走向。有些学生虽然现在分数不是很高,但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只要在后期保持下去,进步空间还很大;4.要分析学生的类型。面对大考压力的时候,学生属发挥超常型、波动较大型还是发挥失常型?
Q3不同批次的志愿有无关系?
问:不同批次的志愿之间是什么关系?同一批次的各个志愿是什么关系?
答: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的志愿分成独立招生、提前批和第一至第四批,各批志愿之间没有关系,其录取顺序是先后进行,比如,录完提前批后,再录第一批。同一批次的志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也就是先看志愿,再看成绩,所以同一批次内,各个志愿的顺序非常重要。
Q4志愿顺序有何规定?
问:志愿顺序有何规定?
答:每批的第一志愿只可报公办高中公费或民办高中,其余各批志愿则由考生自行选择所填报学校的顺序,即每批第二志愿开始,考生可从公办高中公费、民办高中、公办高中择校、自筹经费班中任意选择,没有顺序的规定。
Q5如何填报第一志愿?
问:如何填报第一志愿?
答:第一志愿的录取率高达80%-90%,因此填好第一志愿非常重要。稳妥的策略是,挑选一所上一年录取分数线低于自己中考预测分数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冲高策略是,挑选一所和自己中考预测成绩差不多的学校。选择冲高策略的前提是一定要填好保底志愿。
Q6志愿填报如何保底?
问:不同层次的考生,志愿填报如何保底?
答:填报保底志愿可以参照两个指标:高分保护线和末位考生的志愿序号(指某校录取的最后一个考生是第几志愿填报该校)。高分保护线在每个批次中都各有一条,去年提前批的高分保护线是690分,第一批的高分保护线是650分。
如果考生预计中考成绩能超过高分保护线,可以选择一所上一年录取分数线低过投档线的学校(公费)或者填报一所择校。第二志愿择校其实是择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也很高。
如果考生估计中考成绩达不到高分保护线,可以选择一所上一年末位考生的志愿序号为2或3的学校(表明最后一位是第二或第三志愿录取。该数据在招考网上可以查到),或者选择一所在下一批次也有招生计划的较好的学校保底。可以考虑1中、天河、65中、4中、玉岩、南武、86中或侨中,其中几所学校2010年出现了降分录取的情况,可作为保底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