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导学稿,让学习目标轻松实现

阅读:51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2/19 15:22:47
分享到:
晁天刚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阳平(721303)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效的载体,它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式于一体。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我校学习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笔者近两年尝试利用“导学稿”来进行“以导促学”。实践证明:“导学稿”在课堂教学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导学稿    以导促学   兵教兵
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带来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的学困生,许多任课教师都束手无策;四是造就了学生思维的惰性,使学生成了“哑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现代的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因而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笔者感悟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以“导”促“学”的教学实践,发现以“导”促“学”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其有效途径就是实施导学稿教学。导学稿的实施,使得一向由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学习改变为学生为解决问题“主动式”学习。那么,导学稿教学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预习中的导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导学”这一版块主要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尝试着完成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从而让学生了解下一堂课的学习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部分题目不能太难,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会对预习失去兴趣。这和以前的预习有所不同,没有导学稿之前,其实老师也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可据对学生抽样调查,所谓预习只是把书本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就不了了之了。然而用导学稿的“学习导学”时,学生必须认认真真的去做,对有疑问的地方应在导学稿上做一些记录,同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这就为“后教”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如学生在预习《曹刿论战》一文时,不能只是看一遍,还要对导学稿中的生字“刿guì 徧biàn 帛bó孚 fú辙 zhé轼 shì靡mǐ”和 “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问题通过工具书自行解决。这样对于预习中没看懂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上课时听课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通过预习了解一节课的大致内容,然后完成导学稿中的基础题。久而久之学生便能把预习当成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二、课堂中的导学让学习变得卓有成效
 “课堂学习”这一版块主要是教师讲解,有“教”的参与,“学”才会变得更有计划性和合理性,也更加顺利。因为有了前面预习的辅垫,学生已经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的过程,不是老师单独“表演”而是以学生自我消化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我们根据“以学为本”的思想,运用“导学稿”,扎扎实实地实施以“导”促“学”,将以前倡导的“少而精”、“教少学多”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对学生“学习导学”作业的批改,以及大部分同学反映的在预习中的难题,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有的放矢,节约时间,对于简单的学生能看懂的题目就可跳过不讲或简单讲解,而把重点放在答疑、解疑上。这样的课堂设计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真正实现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向“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转变,即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努力实现课本放手让学生主动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