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八年来的初步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双语教学的好处,但同时,我也领悟到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汉语,而是学科与汉语相辅相成的,即汉语与学科教学是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的,汉语的引入 应该为学科教学服务,而不是单纯的把维文换成汉语就行了,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当然,通过实践我也发现对于双语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东西,如怎样通过更多的渠道使双语教学体现更大的价值以及如何使目前的双语教学更上一个层次,从“以母语为主”向“过渡式”发展,由“维汉文混合”到“沉浸式双语教学”,这些都是今后的探索方向,另外,双语教学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是我的努力方向。
为了全面提高民族教育的水平,在市 教委的指导与关怀下,2000年在四十六中创办了首届民族双语授课实验班。我从2003年秋季起,参加了实验班教学实验,我的实验对象是民族小学毕业的学生,一上中学我就用汉语讲授数学课,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我是一个新的课题。我认为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
在这四年的教学实验中,我严格遵循指导思想,努力实践实验要求,取得了一些经验。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是影响数学双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的水平是影响双语教学的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双语教学的老师不但要在语言教学上有所突破,更要在本学科的教学上多加钻研,只有在做好了本学科的教学,才能在此基础上搞好双语教学,所以要学科教学和双语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里我主要说的是汉语授课能力
双语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汉语授课能力。这方面我采用的主要方法:
(1)首先我把小学5,6年级的数学教材认真地看了一遍,同时把有些概念,定义背下来。
(2)把备课过程当作很好的学习过程,如在数学优秀教案中有很多课堂用语。我每次备课当中很重视背课堂用语最少十句。
(3)我在从事双语教学的第一年始终保持每天晚上在家里为第二天的课演练好几遍。我还记得,为了上好我的第一节双语课,在家里对镜子反复练了十几次。
(4)要重视听课。我认为听课一方面帮助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帮助提高汉语授课能力。我每次听课当中把有关教学术语记录下来同时背下来,这很能帮助我提高课堂表达能力。
(5)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主要是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了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