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知识点分析:
(一)正确认识摩擦起电的本质
一个物体经过摩擦带了电的现象称为摩擦起电,产生这种现象,不是通过摩擦产生了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一般情况下物体呈中性,是因为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由于相互吸引,核外电子在原子核的束缚下绕核转动,而原子核电荷量与核外电子总电荷量相等,就使整个原子呈现中性状态,而物体也是中性的。
不同的物体,由于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不同,它们相互摩擦时,就会有部分电子从束缚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周围转移到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原子核周围,此时,原子核所带正电荷量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量不再相等,使物体呈现带电状态,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采用摩擦的方法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摩擦面上分子运动加快,相互碰撞机会增多,这都使电子转移机会增多,容易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