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关雎》
一、基础知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