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概念和公式
(1)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 近视眼与远视眼
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① 近视眼是指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可以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起到矫正视力看清远处物体的作用.
② 远视眼是指近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休. 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配戴凸透镜可以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
(3)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① 焦点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处不成像.
② 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2f处,物体成等大的像.
③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④ 实像与物分居在镜的两侧,虚像与物在同侧.
⑤ 物距大于像距时,物大于像(即成缩小的像) ;物距小于像距时,物就小于像(即成放大的像) .
⑥ 物体向右移,像也向右移;物体向左移,像也向左移.
⑦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近、像(距) 远、像变大;物(距) 远、像(距)近、像变小”
⑧ 成实像时,物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2. 基本物理方法
(1) 建模法: 通过建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等物理模型表述相关规律.
(2) 对比法: 通过对比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发散作用的区别.
(3) 归纳法: 通过归纳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