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功率的概念。
⑵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功率单位的含义,会计算有关功率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⑶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⑷通过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认识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⑸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以及怎样测算功率。
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机械功的含义,以及怎样计算功的大小之后,本节课再进一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从而和前一节的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功的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功率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基础。另外,功率是衡量各种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教材由浅入深,先通过“用起重机吊起大件建筑材料”和“用滑轮吊起建筑材料”两幅图片的比较,引出做功有快有慢的讨论;再通过“活动1”,针对两位同学提出的两种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然后进行功率的简单计算,并通过“活动2”指导学生设计比较登楼功率大小的比赛方案,练习在实际问题中测算功率。最后,通过“信息浏览”给出人、电视机和汽车的功率,帮助学生对功率单位“瓦特”具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并进一步认识功率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和旧教材相比,本教材增加了测算爬楼的功率这个活动,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测算功率,学以致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