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 响度大小 C. 音色好坏 D. 上述都不正确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