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编辑
语文:第15课《诗人谈诗》课时训练3(苏教版九上)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课一练
  • 教材版本苏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9 K
    上传用户xuyunsong
  • 更新时间2011/11/29 13:51: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内阅读】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 卓
    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
    这首诗写于抗战时期的延安,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深夜醒来时所看到的情景。
    从门槛下流进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曙光。从梦中乍然醒来,是容易有这样的错觉的,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以为是霜。他起来了,推开门看看,原来还是深夜。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着月光下的旷野:起伏的山峦,河岸边的山峦的巨大的阴
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
又使夜有了动态感: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
    他独自面对大地,他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语,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
我喜欢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