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及涵义,指出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接着教材简要介绍了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这部分内容属于规则性质,没有多少道理好讲,但要求记住和应用。
教材的第二部分介绍化合价,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的概念,因此课本对化合价的概念的处理极其简化,不正面下定义,仅仅根据化合物有固定组成,也就是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指出化学上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然后着重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以及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应注意的事项。
教材的第二部分还包括应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书上以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例来讲述推求的步骤和方法。至于已知化合物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以推求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书上没正面介绍,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
教材的第三部分包括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内容,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要求不高,故教学中不能任意扩大与加深。在学习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查看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有关物质的成分或纯度,使他们认识到本课题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