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人教版】第八单元《运动和力》 单元教学预案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23 K
    上传用户神奇妙妙屋
  • 更新时间2024/5/27 13:30:3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八年级
 
初中物理
主备人
 
 
 单元
集体讨论调整(二备)
单元教学内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惯性
二、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
3.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
三、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
2.分类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单元教材分析
本章在第一章“机械运动”和第七章“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和力的初步知识。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章所学力学知识的延续,又是继续学习“压强”“浮力”等各章的预备知识,同时更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知道,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教科书把牛顿第一定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本章乃至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
本章的章首图展示的是跳台滑雪运动员整个身体在空中飞行的姿态。运动员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在空中飞行时,运动员身体前倾,与滑雪板几乎平行,这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同时能更好地运用飞行中的空气升力,延长空中停留时间,以便能跳跃更远的距离。我们利用此情境意在引发学生思考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
本章知识围绕牛顿第一定律展开,教科书通过演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的理想状况;而现实世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由此引出物体在受力平衡时的运动情况。在测量摩擦力时,需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因而把摩擦力知识安排在本章“二力平衡”后教学。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力学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也是物理学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即运动和力的关系,这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物理规律矛盾最多的地方,也是让学生打破旧观念建立新观念的最有利时机。做好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要渗透物理学中在实验或事实的基础上概括、外推得出规律”等重要物理思想。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教材设计了几个有趣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惯性有时利用,有时要防止。对于二力平衡,先从生活中物体受几个力时,也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引入,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进行应用分析简单的问题。学生对摩擦力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探究测量摩擦力大小是一个必做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侧重于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知识层面降低了难度,教科书没有提出静摩擦问题,并把滚动摩擦放到科学世界中学习。
本章内容既是上一章的延续,又是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内容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高中课程的基础。通过本章教学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并进一步体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这是力学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
 
学情分析
学生们上学期学习了机械运动的基本知识,上一章节我们又学习了力的基本知识。章节是将力和运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章内容概念性强,比较抽象,很多知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相符的。所以要理解好本章知识,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然后分析概括、总结归纳得出科学的规律结论。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的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其中重点要学习设计实验表格、学习收集数据.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怎样提出科学的猜想.学习归纳方法,学习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也就是说要把科学探究当作教学内容来认真对待。
 
心素
1.物理观念: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3)知道力的平衡概念。
4)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
5)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6)知道摩擦力的利和弊,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及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科学思维:
1)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经历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科学论证过程。
3)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论证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3.科学探究: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历比较、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过程。
2)通过想想议议体验物体具有惯性。
3)经历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过程。
4)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单元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这是一个十分严谨而清晰地逻辑结构。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认识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严谨的逻辑结构。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单元教学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刻度尺、各种表、小钢球、斜面、挡板、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器等
 
(1) 实验法:用实验探究惯性、惯性定律、二力平衡条件、学习实验探究的科学探究过程及方法。
(2) 推理法: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用到了理想化推理,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的方法下得到的。
(3) 观察分析: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根据生活经验及具体事件,学习和理解摩擦力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单元教学课时分配
 
1 节:牛顿第一定律      2 课时
2 节:二力平衡          1 课时
3 节:摩擦力            2 课时
单元复习                   1 课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