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编辑
生物:3.3《常见动物》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冀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生物
  •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2 K
    上传用户songweiwei
  • 更新时间2011/11/22 16:01:4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对虾、梭子蟹等)、软体动物(扇贝、乌贼等)。其中鱼类部分的知识在新课标中很重要。因此本节内容在《常见动物》一节中居重要地位。教材主要通过探究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呼吸等生命现象,让学生观察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对鱼鳃的介绍内容为重点内容。其次通过对虾、蟹、扇贝、乌贼等动物的实物或标本的观察,使学生认识水产动物的多样性和我国丰富的水产资源,最后通过和鱼类的比较,得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教材的难点是探究鱼鳍的作用,尝试用观察、实验来研究动物。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本课的核心环节。在“实际用”栏目中,重点说明水质污染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水产资源的保护。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善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好动而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直观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物或标本观察并进行讨论、思考、发言。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鱼比较多,如鲫鱼、鲤鱼和鲢鱼等,学生对鱼的外形和结构名称比较了解,所以在外形和结构名称上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把重点放在内部结构(如鳃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以下几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学生不能按一定顺序回答鲫鱼外形的结构名称、对鲫鱼身体三部分的划分界限描述不准确、不能说出侧线的作用、在探究鱼鳍作用中对探究结果描述不准确。所以在这些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