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英语试题
初中英语编辑
2020_2021学年中考英语重难点题型讲解训练专题12阅读理解之综合拓展含解析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中考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英语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93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10/29 9:05:0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12 阅读理解之综合拓展

Part 1考情分析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常常有一种读得懂做不对的感觉。那么有必要对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及其解题技巧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首先,中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体裁形式丰富(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对各方面的文章都有所训练,迎合中考命题趋势。

其次,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尤其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技巧上,考生要了解文章的个别词或句子、文章的某细节或情节、文章的主题、文章的背景知识、文章的结论或结局、文章内涵的寓意等。

 Part 2解题思路 1.先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以便能带着问题看文章,这样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如果时间紧,至少要扫视一下起首段和尾段。再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想一想,这样全文大意便清楚了。此时,不要忙于答题。

3.细读原文,捕捉相关信息词,掌握短文细节内容。这是解题的关键,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四个"W"和一个"H",就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What (事件)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How(经过)划出来。抓住了四个W”和一个H”,就抓住了文章的全貌,一些直接性的问题便可解决。

2)抓住连接词及起关键作用的副词、代词、介词、插入语等。因为这些词具有因果,让步,递进,转折,指代,列举及承上启下等各种连接上下文的特殊功能。这对考生分清文章层次,辨明各种关系,了解人物心理,推断作者意图,进行逻辑推理等手段来分析难点,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注意领会文章的寓意。

4)根据题意,初选答案。这一步须仔细审题,领会测试要求,确定解题方法。对那些明显的,有把握的题可以断然确定,不必把其余三个答案再作推敲而浪费时间:有些略难的题,应再查阅短文(不是重读一遍),迅速找出依据,予以排除。

3)重读原文,仔细斟酌核对答案。在解完最后一道题后,如果时间允许,再将原文读一遍;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目的在于对所做答案进一步审查,推出未解答的题,以便减少失误。

 Part 2常见题型

1.主旨大意题

阅读理解是对整个文章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态度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而不是断章取义的一孔之见,所以统览全篇和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问题会给你提供信息或暗示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细节。在统览全篇的同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捕捉主题句,因为一些显性的答案是可以从主题句中直接回答,而隐性的答案则是要通过对全篇的理解才能得出。

主题句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概括全段思想。

一般位于段首、段尾或位于段中,它通常是用单词、短语表达的。

解这种题目时,不能只凭文中的只言片语而断章取义,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等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章中内隐的信息。

主旨题常见的命题形式: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may be…….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What’s the topic of the text?

The passage gives us is...

2.推断题

这种题目有一定难度,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必须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时甚至还得联系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语气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加以推理,这些题目一般都是深层意义的题目,他们没有明示,大多数属于模糊性的,甚至是模棱两可。解答这类题时,要求同学予以高度重视注意从话题出发,充分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文章的内在含义和字里行间中,从作者的态度和取向中获取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应特别注意以下特征:

吃透文章的表层意思,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