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内能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四川省遂宁市)遂宁湿地公园的建成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夏天公园内鸟语花香、气温宜人,游人如织,下列对人们在湿地公园的感知解释错误的是( )

A. 闻到公园内阵阵花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走在五彩缤纷路,觉得路面热得发烫,而在湖边感到湖水凉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 摆渡船的内燃机使用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游客手里的冰棒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定一会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闻到公园内阵阵花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我们用物质的比热容来比较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同样的日照下,水温度变化小,砂石温度变化大,所以走在五彩缤纷路,觉得路面热得发烫,而在湖边感到湖水凉爽,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摆渡船的内燃机使用的燃料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晶体在融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0·山东省威海市)“花饽饽”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蒸饽饽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饽饽的内能
B.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 用做功的方法增大了饽饽的内能
D. 饽饽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蒸饽饽的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化学能,转化为饽饽的内能,使饽饽能够蒸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后保持不变,但是需要持续续吸热温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蒸饽饽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饽饽的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饽饽香气四溢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0·江苏省盐城市)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 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 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 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400s时,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40℃,所以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400s内,热水温度由70℃下降到40℃,下降30℃,冷水30℃上升到40℃,上升10℃,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未知,由Q=cmΔt可知热水放出的热量不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题可知,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未知,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