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对应字母标号涂黑)
1.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
A. 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D. 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C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普通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5°C,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如图是镇远县某次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 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鼓声传进教室,影响老师、学生正常上课、听课,所以是噪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面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一些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与“飞机”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 海市蜃楼 C. 雨后彩虹 D. 镜中“花”、水中“月”
【答案】A
【解析】
【详解】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其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
D.镜中“花”、水中“月”均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