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汽化和液化(2)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雾凇的形成B.
河水成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D.
露珠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逐渐变小,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2.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固
【答案】B
【解析】
由于从冰箱中取出的金属块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金属块上,使其表面变湿.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液化及其条件,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在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D符合题意.
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的外表面;乙杯中放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的内表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