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一、选择题
1. 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下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mm B.2cm C.6mm D.6cm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
2.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

A.1cm B.0.2m C.1.7m D.4.5m
【答案】C
【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运动员的身高在1.7m左右,由图知,运动员脚部到蹦床的距离与身高差不多,所以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为1.7m。
3. 以下物体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
【答案】A
【解析】
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4. 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4s C.2s D.0.5s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时间过程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s左右。
5.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