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单选题
1. 科学家思考问题的一般过程涉及(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B.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分析与论证、评估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答案】D
【解析】科学家思考问题,以及探究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过程.
故ABC都要涉及.
故选D.
2. 小明在球场上打篮球,他发现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不同,于是他想:“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有关系呢?”,一起玩耍的小飞说:“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系。”于是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答案】C
【解析】要研究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需要在正确设计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内在的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环节,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3. 1元硬币
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说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 B. 实验 C. 观察 D. 评估
【答案】A
【解析】
“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仅仅局限于猜想与假设,所以选项A. C. D都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了解与运用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要素.科学探究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4. 豆浆和油条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传统早餐.众所周知,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而冬天冷却得较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 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季节、室温及其质量有什么关系?
B. 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C. 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D. 液体冷却的速度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答案】D
【解析】
冬季和夏季温度差别大,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在冬季冷却得较快,因此热豆浆在不同季节冷却速度与周围环境温度有关.故选D.
5. 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C.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的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D. “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提出问题.
【详解】此题现象是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
所以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