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末小结与提升
声音与环境
类型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振动 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 音色 不同。
2.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唐朝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垂钓小儿不敢答言,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这表明 空气 和 水 可以传声。
3.如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 空气 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同样力度敲打衣架的声音,发现听到的声音比刚才 大 ( 选填“大”或“小” ),说明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 强 ( 选填“强”或“弱” )。
4.如图所示,下列民族乐器中,是利用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C )
5.( 眉山中考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 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
类型2 声音的特性
6.《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明声音的 响度 小。
7.( 攀枝花中考 )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A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