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物理学案
初中物理编辑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8走进彩色的世界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教科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22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10/23 16:19:3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4.8走进彩色的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过程与方法】

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新事物,养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感受科学思维、体验探究历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光的色散及色光的混合,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实验演示色光的混合。

课前准备

1、演示用;三棱镜2个,白硬纸片1个,水,大烧瓶1个,红、黑、白纸片各1张,贴好色纸的陀螺1个,平行光源1(备用)

2、学生用;硬黑纸片1个,红、绿、蓝、黑、白的纸若干,玩具陀螺4个,剪刀一把、固体胶1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让学生观察射人教室的太阳光的颜色(白色),如阴天,则用平行光源代替。

2、演示:让学生观察一个大烧瓶和一杯水的颜色(白色或无色),教师当众将水灌满大烧瓶,并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用白硬纸片承接从烧瓶中射出的光线(如图1)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的现象。(纸片上有犹如彩虹的弧状彩带)

教师介绍彩虹传说,并说明为研究彩虹的成因,13世纪德国的西奥多里克首次发现图1的现象。从而解释了彩虹是由大量圆形的水珠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3、让学生对图1的实验现象提出疑问并猜测问题的原因。

学生的提问可能有:

① 彩带为何为弧形?弧形的原因可能与烧瓶的形状有关。(老师给予肯定)

② 色光从何而来?色光的来源可能是:

(a)白光在水中所走的路程不同而形成不同颜色。

(b)白光被水稀释而成不同颜色。

(c)水或烧瓶受白光激发而产生色光。

(d)白光内本含有彩色的光,烧瓶中的水后被水分解开而现形。

教师点明:13世纪德国西奥多里克也曾有如(a)的猜测;17世纪英国的笛卡儿曾有(b)

猜测,牛顿曾有(a)(d)的猜测。我们同学中如有上述猜测的就有科学家的思维。上述猜想那个对呢?还要继续探究。

二、新课教学

(一)、白光的组成:

1、教师讲解:颜色问题是古老的课题,自从西奥多里克首次用图1的方法人工模仿彩虹后,对于图1中色光的由来众说不一。400年后的1666年,23岁剑桥大学生牛顿用假期时间,在英国北部的农村老家用简便的仪器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从此才揭开了色彩之谜。

2、教师简要说明牛顿实验方法如图2,介绍三棱镜,请学生完成图2的光路图,并猜测出射光的颜色。(学生应用折射定律完成图2′,猜测出射光③ 为白色)

3、演示图2′,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观察结果。

(演示时,光线⑧要先照在墙上,然后用白硬纸片由远及近地承接。以使学生看清楚光带并确实感到彩带是从棱镜发出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