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物理学案
初中物理编辑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教科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637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10/23 14:13:5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课前准备

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

二、新课教学

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计量的重要性;(2)测量长度的要点;(3)了解误差的概念;(4)综合的测量活动。

(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引入: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适当介绍,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的单位(SI):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umn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左右。

3)单位换算:1km=1000m1m=1000mm1mm=1000um1um=1000nm1m=10dm=100cm

例: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C

A.7.2m=7.2×100=720cm

B.7.2m=7.2m×100=720cm

C.7.2m=7.2×100cm=720cm

D.7.2m=7.2m×100cm=720cm

(二)、测量长度:迈开科学测量第一步

1.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2.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关于量程和分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