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功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
2.初步理解电功率的公式,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用电器上的铭牌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实验探究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建立电功率、额定功率的概念。
难点: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1.让学生观看图片,思考:机械运动有快有慢,用速度来表示;做功有快有慢,用功率来表示;那么电流做功有快慢之分吗?


2.让学生观察(或课件展示、实物投影)手中的2个灯泡(其中一个是100W的,另一个是25W的),看上面有哪些数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由学生讨论交流:25瓦和100瓦是代表了什么?
先让学生猜想:如果接入电路将会怎样?
(此时大部分学生会知道100W的比25W的灯亮,此时应引导学生的思路:为什么100瓦的灯泡亮?做功的快慢即消耗电能的快慢)
3.实验演示:分别将25W和10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
注意提醒学生:要观察灯泡的亮度(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要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谈话与引导: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引导得出:电能表铝盘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快慢不一样)
4.谈话导入课题:可见只有做功的多少还不行,还有做功的快慢。那么我们应如何表示不同用电器的做功快慢呢?
二、进行新课
(一)电功率
1.启发:如何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应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让时间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让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时间的多少;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理解)
得出:我们把电流做的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电功率。(特别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位时间?在课堂中应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来)
2.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
注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义。
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UI
3.电功率的单位:瓦(W) 千瓦(kW)
提醒学生明确他们之间的进率。
4.老师用实验的方法得出公式P=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