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测量电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并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通过探究,经历探索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分析、归纳、交流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 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
【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演示电压表、实验室常用电压表、干电池三节、小灯泡两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对比与类比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了什么?
2)将电源正、负两极与灯泡两端断开,小灯泡不亮了,这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讲述]:灯泡的钨丝及导线里虽然都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因为没有接通电源,它们只作无规则的热 运动,并不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当灯泡与电源接通,灯泡里就有电流,这说明电源可以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什么电源有这种作用呢?就因为电源的两极间有电压。
运动,并不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当灯泡与电源接通,灯泡里就有电流,这说明电源可以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什么电源有这种作用呢?就因为电源的两极间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一)电压(用符号U表示)
1.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
(1)研究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水压是使水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抽水机的作用是:保持一定的水压,形成持续的水流。
 (2)灯泡中的电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如图)
(2)灯泡中的电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如图)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的作用:保持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不断有电流通过。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 位:伏特(V)
位:伏特(V)
在国际单 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
换算关系: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介绍:伏打的故事。
3.识记常见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5号、7号)   U=1.5V
每个蓄电池的电压          U=2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        U=220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U≤3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