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教案(新版)沪科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2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沪科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38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7/29 10:27: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第一节 磁是什么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2.知道磁极间有相互作用,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

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知道磁感线,会画常见磁体的磁感线;初步认识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知道磁极磁性最强,学会确定磁极的方法。

2.通过实验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磁体产生力的特点来认识磁场。

3.通过观察磁体周围小磁体的排列情况,抽象出磁感线。

4.通过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与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一抽象概念,从而体会到探究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磁场和磁场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对磁场存在的认识和对磁感线的理解。

【课前准备】

磁铁、磁针、铁屑、大头针、铜片、铁片、铝片、镍币、指南针、细线、磁盘、磁卡、FLASH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批注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

(1)展示指南针、磁浮列车的图片。

(2)向学生介绍我国早期对磁现象的应用和所作的巨大贡献。

(学生观察思考,辨认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磁现象。)

由此导入课题。

向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

()磁的妙用

教师向学生说明桌上提供的器材,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根据现象归纳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

(2)磁体上哪里磁性最强?

(3)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怎样?

(4)磁体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

(5)什么是磁化?

学生回答时作必要补充,引导学生得出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先自学课本,然后进行实验,归纳实验结果后讨论交流,并发表见解,归纳得出:

(1)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任何磁体都分两极(N极和S),磁体的两极磁性最强。

(3)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北,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磁南极(S),静止时指北的磁极叫磁北极(N)

(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磁化是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和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现象。)

()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教师演示:让学生把小磁针拿到一个条形磁体附近,观察发生的现象。

问:磁铁与磁针并没有接触,怎么会有力的作用呢?

(学生思考,然后对照课本的实验探究进行实验,并且将观察结果用线条形象地表示出来。)

教师再播放视频:将透明薄玻璃板置于条形、蹄形磁体之上,在板上均匀撒上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直至铁屑形成条纹状。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磁场的特性。

(学生观察,然后对照自己实验的结果,找出共同点:有一种物质使铁屑发生偏转,这种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师生总结:磁体的周围确实存在着一种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磁场

()磁感线——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

指导学生探究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在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并使这些小磁针首尾相连。

我们在磁体周围放了好多小磁针,把它们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连接起来,能不能用这些线来表示磁场呢?

[学生分组实验(蹄形磁体或条形磁体),将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连接起来。]

把两个小组(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实验结果通过投影展示出来,集体交流。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总结出磁感线概念。

(学生自学课本磁感线的内容,然后归纳磁感线的特点:

(1)磁感线,即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在磁体外部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2)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上的箭头方向是由N极指向S极,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其磁场越弱。)

投影几种磁感线。

()地磁场

教师引导: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经过前人的研究得出地球是一个天然的大磁体,那么,地磁场的南北极在何处?

(学生自学信息窗,讨论交流:地磁场的南北极在何处?)

教师播放课件,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生生、师生合作开展科学探究。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猜想意识。

 

 

培养自学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形象地说明场的存在,降低学生对场的认识的难度。

 

 

 

 

 

 

 

 

 

 

 

播放视频是加强学生对磁场存在的肯定。

 

 

 

 

 

 

 

学生亲自通过做实验观察到实验现象,为磁感线概念的理解打下基础。

 

 

 

 

 

 

 

 

 

 

 

这部分内容很抽象,要在做好探究实验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讨论,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地磁场。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