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6:测试篇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人们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音调变低 B.音调变高 C.响度变小 D.响度变大
【答案】C
【解析】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0μm
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6V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200g
【答案】A
【解析】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符合题意;
B.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城市的环卫喷雾洒水车变身成消毒杀菌车,对主次干道喷酒消毒药水,对此过程中,匀速运动,消杀车整体的(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答案】D
【解析】消杀车对主次干道喷酒消毒药水,车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高度不变,质量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故选D。
4.“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1-2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A.惯性 B.速度 C.质量 D.重力
【答案】A
【解析】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由于飞沫具有惯性会继续飞行。
故选A。
5.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这是医护人员的一大烦恼。关于“雾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升华现象
C.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D.“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答案】D
【解析】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窗通风加快了空气流动,降低了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了人的体温
B.医务人员佩戴的防护眼罩经常出现“雾气”,是汽化现象
C.喷洒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时,周围都能闻到酒精味,是扩散现象
D.用水银体温计能测出人的体温,主要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水银的内能
【答案】D
【解析】
A、开窗通风加快了空气流动,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但不会使体温降低。故A不正确;
B、“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到温度较低的防护眼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正确;
C、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酒精的味道。故C正确;
D、用水银体温计能测出人的体温,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银的内能。故D不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