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常用的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摄氏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1℃)。
2、温度的测量:
温度的高低用温度计测量,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
(1)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认清温度计的量程。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时物质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时物质要放热。
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该温度叫晶体的熔点,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放出热量。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液体在凝固2晶体时,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4、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5、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要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