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弹 力

知识点一 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弹性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常见的弹力有支持力、压力等。如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可见,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如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
(3)弹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程度有关。
②方向: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方向相反。
a.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
b.拉力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c.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③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温馨提示: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即此时物体将发生塑性形变。
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铁块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①正确,②错误;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答案:A
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 精练版P3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如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秆等。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方法:使用前,应做到:
(1)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能否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2)认清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3)认清零点(调零):测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未指在零刻度线处,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若调不到零刻度线上,则应记好零点误差。
(4)认清分度值: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它的分度值,所以使用前要认清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测量时:(1)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线垂直。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它的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________N,一小格表示________N。经过调零后测量,从图中指针的位置可知,它受到向下的拉力是________N。

(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刻度线位置。若不在此处,应调节后再使用。
(3)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的力的大小________超过这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