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力

知识点一 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3.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温馨提示: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两正方体木块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木块虽然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一定距离的小铁钉)。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解析: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会有吸引力或排斥力(如磁铁吸引小铁钉),故B错误;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C错误;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D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 精练版P1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如:用力捏橡皮泥、压或拉弹簧,橡皮泥、弹簧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温馨提示: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运动快慢的改变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进站的火车缓缓停下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
C.用力把铅球推出
D.运动员罚点球
解析:进站的火车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罚点球,球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综合分析A、C、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与A、C、D不同类。
答案:B
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精练版P1
1.力的三要素: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口诀:物物生力相互间,施力受力紧相连;是力都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温馨提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因为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随之改变,所以要说明一个力,就必须指明其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里,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口诀:一定点(力的作用点),二画线(沿力的方向),线段末端画尖尖(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数值单位标尖边。
温馨提示: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如图所示的几幅图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解析: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大因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点,我们要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必须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作用点的不同。通过图示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甲、丙符合题意。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