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广播和电视

知识点一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 精练版P32
人们把声音和图像信号都变成变化的电流,借助这种电流产生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但这种电磁波传得并不远。要想使信号传得很远,就必须把声音和图像“搭载”在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到达接收处时再设法把“搭载”的信号从电磁波上检出来,还原成声音、图像。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以下几个专有名词。
1.射频信号:高频率的振荡电流能够产生高频率的电磁波并向外发射,我们称这种电流为射频信号。
2.音频信号:由声音转换成的电流信号为音频信号。
3.视频信号:由图像转换成的电流信号为视频信号。
4.调制:把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搭载”到高频电流上的过程叫作调制。这种“搭载”过程在调制器中完成,分为“调幅”和“调频”两种。
5.调幅(AM):中、短波广播是用音频信号去控制射频信号,让射频电流的幅度随着音频电流变化,称为调幅。
6.调频(FM):电视节目的声音和调频广播是用音频信号去控制射频信号,让射频电流的频率随着音频电流变化,称为调频。
例1 频率很高的振荡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并向周围空间发射,我们称这种电流为________。由声音转换成的电流信号称为________,由图像转换成的电流信号称为________。
答案:射频信号 音频信号 视频信号
知识点二 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精练版P32
1.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
无线电广播
|
电视
|
信
号
发
射
|
①通过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即音频电流
②载波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流和射频电流合成高频调幅电流,送入发射机进行功率放大
③通过天线将载有声音信息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
①用摄像机在演播室里拍摄画面,用感光器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视频电流;用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音频电流
②用视频电流和音频电流去调制载波发生器送来的射频电流,再经过发射机进行功率放大
③通过天线将载有图像和声音信息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
信
号
接
收
|
①利用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许多电台的电磁波
②调谐:利用收音机调谐器选出某一电台特定频率的信号
②解调:从调谐器选出来的频率很高的电信号送到解调器中,从高频电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
④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波,听众就可以听到节目
|
①电视机的天线接收到许多电视台的电磁波
②调谐:由调谐器从中选择某一电视台的信号
②解调:经过解调器取出视频和音频信号,分别放大
④由显像管还原成图像,由扬声器放出声音
|
发射和接收过程示意图
|

|

|
2.广播、电视信号的传递与货物空运过程的类比。如图所示。

知识拓展: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比较
传递信息的电信号有两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其比较如下表:
|
模拟信号
|
数字信号
|
定义
|
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流时,电流的频率和幅度全都“模仿”着声音的频率和幅度变化,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
计算机用二进制数“0”和“1”编码表示文字、声音、图像,这种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
信号特点
|
连续变化
|
跳跃变化
|
优缺点
|
缺点:(1)放大过程中易失真
(2)传输过程受到的干扰不易排除
|
优点:(1)易于进行高速和复杂的处理
(2)抗干扰能力强
(3)能进行高密度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