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十三) 温度与物态变化
(限时:25分钟)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3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2.[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3.[2019·攀枝花] 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露珠的形成属于 ( )
A.汽化 B.升华
C.熔化 D.液化
4.[2019·绍兴]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
图K13-1
5.[2019·宜昌] 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 ( )
A.水的比热容大 B.液化放热
C.蒸发吸热 D.液化吸热
6.[2019·滨州] 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7.[2019·南京]图K13-2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 ℃和113.5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
图K13-2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 D.都错误
8.[2019·广州]在图K13-3甲中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图乙中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 )
图K13-3
9.[2019·郴州]如图K13-4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判断 ( )
图K13-4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 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